接地干线是电气系统中保障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关键组成部分,其作用是将故障电流或雷击电流安全导入大地,避免触电事故和设备损坏。由于接地干线的性能直接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,定期检测其状态至关重要。检测内容需覆盖材料完整性、连接可靠性、接地电阻值等核心参数,并依据相关标准判断是否符合安全要求。特别是在高湿、高腐蚀或雷电多发环境中,接地干线的劣化速度加快,检测频率需相应提高。
接地干线检测通常包含以下核心项目:
1. 接地电阻测量:评估电流导入大地的效率,标准要求一般≤4Ω
2. 导体连续性检测:检查导体是否存在断裂或接触不良
3. 连接点状态检查:确认端子、焊接点等连接部位的紧固性和防腐处理
4. 腐蚀程度评估:通过目测或仪器分析金属导体的氧化损耗
5. 土壤电阻率测试:分析接地极周边土壤的导电特性
专业检测需配备以下仪器设备:
- 接地电阻测试仪:如Fluke 1625系列,支持四线法精确测量
- 微欧计:用于导体电阻的精细化检测
- 红外热像仪:定位异常发热的连接点
- 超声波探伤仪:检测导体内部缺陷
-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:测量不同深度的土壤导电特性
规范的检测流程包含:
1. 采用四线法测量接地电阻,消除测试线电阻干扰
2. 使用500V兆欧表进行导体绝缘测试
3. 对焊接接头进行200%目视放大检查
4. 采用交流电位降法验证接地网完整性
5. 按0.5m间隔进行土壤分层电阻率测试
检测过程需严格参照以下标准:
- GB/T 21431《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》
- IEC 62305 雷电防护系统标准
- IEEE Std 80 接地系统设计规范
- DL/T 475 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
检测周期应满足:一般场所每3年1次,高危区域每年1次,雷击后即时检测的要求。